搜索
你想找的

22个鲜为人知的细节解读奥本海默
22个鲜为人知的细节解读奥本海默

新闻中心

- -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22个鲜为人知的细节解读奥本海默
2024-04-23 11:18:43新闻中心

  电影《奥本海默》三个小时对于一部影片已经很长了,但要讲述奥本海默的伟大似乎又很不够,于是诺兰在每一帧镜头里都塞进了很大的信息量。

  如果你对于故事背景没有一点了解,也能看懂这一部优秀的电影;但如果你了解这段历史,片中有无数个能让你会心一笑的瞬间。

  电影中出现的人物都是“完成时态”,一个人物过去的所有经历,都浓缩在ta出场的那个镜头里,对演员的演技和观众的理解都是很大的考验。

  但好消息是,这部影片是有原著的!对照原著,我们就能知道每一个细节的前因后果,更深入地了解整个故事。

  电影的灵感来源于获得普利策奖的著名传记《奥本海默传》,诺兰说:“这里有大量的权威信息,每一块石头都被掀开了,没有一块石头没有被翻过……假如没有凯·伯德和马丁·舍温的原著,我想我是不会拍这一部优秀的电影的。”

  比如,电影只出现了一秒钟奥本海默阅读T.S.艾略特的《荒原》,而读过原著你就会知道,奥本海默是艾略特的粉丝,在担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院长后,邀请艾略特来研究院访问了一学期,简直就是公费追星;

  再比如,奥本海默对斯特劳斯说他父亲也是自学成才,原著中讲了他父亲不仅自学成了全纽约最懂布料的成衣商,连英语都是自学的;

  再再比如,斯特劳斯告诉他的竞选经理,他和《人物》的创始人亨利·卢斯是朋友,他没说的是,1953年他曾指使亨利·卢斯旗下的《时代》、《生活》和《财富》杂志发文,抹黑抨击奥本海默……

  诺兰影片的开头,以美国的普罗米修斯比喻奥本海默。而这一比喻,正是来自于本片的灵感来源和原著传记《奥本海默传》——“美国的普罗米修斯”是这本书英文版书名“American Prometheus”的中文翻译。

  《奥本海默传》的两位作者,凯·伯德与马丁·舍温,采访了奥本海默的近百名密友、亲人和同事,参考了超5万份文献记录。在长达25年的艰难工作后,他们终于完成了这本书的书稿。

  他们一开始给这本书起的名字是“奥比”,这是奥本海默的昵称。但是出版社打电话告诉他们,“绝不可以使用这个愚蠢的名字”,他们必在两天内想出一个新名字。

  两位作者苦思冥想,还四处求助身边的人。巧合的是,伯德的妻子和舍温的朋友不约而同想到了同一个名字——美国的普罗米修斯。就这样,他们使用了这个词作为书名。

  在此之前,很少有人把奥本海默和普罗米修斯划等号。随着这本书的热销和获得普利策奖,更多的人觉得奥本海默像那个盗火者了。

  奥本海默是美国的普罗米修斯,“之父”,二战时,在他的带领下,科学家们为自己的国家从自然手中夺取了令人惊叹的太阳之火。

  奥本海默给予了我们原子之火,他就像那位叛逆的希腊神祇普罗米修斯——他从宙斯那里偷走了火并把它赐予人类。但后来,当奥本海默想避免它失控,想让我们意识到它的危险和恐怖时,那些当权者像宙斯一样愤然而起,对他痛下狠手。

  影片所选取的时间线开端,是奥本海默在剑桥郁郁不得志。若是不了解他前十八年有多么顺风顺水,可能难以理解他此时面临的巨大人生落差:向来天之骄子的他,第一次感受到如此强烈的挫败。

  1904年,奥本海默出生于纽约一个富商家庭,父亲是白手起家的德国移民,母亲是一名画家。他们家有别墅、游艇、用人,还收藏了包括毕加索、梵高、伦勃朗等著名画家的画作。奥本海默锦衣玉食,却并不娇生惯养,他聪慧早熟,童年时和同龄人没有太多共同语言,好在父母和老师们都认为他是个天才,对他大力培养。12岁时奥本海默就已经是纽约矿物学俱乐部的成员,在一众地质学家和矿石收藏者面前发表演讲。

  ■ 出生于1904 年的罗伯特·奥本海默坐在父亲的膝头。图源:《奥本海默传》

  中学时,他就读于美国著名的私立中学菲尔德斯顿文化伦理学院,学业对他来说简单得像玩一样,除了历史、英国文学、数学和物理,奥本海默还选修了希腊语、拉丁语、法语和德语,并且全优毕业,作为优秀学生代表致辞。

  奥本海默18岁顺利进入哈佛大学,并拒绝了学校给他的奖学金——他说没有这笔钱,他也能过得很好。在哈佛,奥本海默选择了化学专业(虽然他几个月后就发现了自己更喜欢物理),他每学期都修满6门课程,同时设法额外旁听两三门课,但他还是只用了3年的时间就以最优等的成绩毕业,获得了化学学士学位,和剑桥的物理学研究生offer。

  1925年,奥本海默来到英国,但是剑桥生活,却是一场噩梦。剑桥的物理学者大都从事实验物理学,但奥本海默动手能力极差,他感觉自己在这里一事无成,他人生中第一次无法在智力上获得优越感。奥本海默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乃至发生了“毒苹果事件”。

  奥本海默跟随的导师帕特里克·布莱克特是一位杰出的实验物理学家,他身材高大、风度优雅,1948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布莱克特只比奥本海默大7岁,奥本海默很喜欢这位导师,急切想获得他的认可,但奥本海默偏偏非常不擅长做实验,这让他感觉自己一无是处。

  在沮丧、嫉妒、自卑等等复杂心情的交织下,奥本海默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注意力无法集中、晕厥、情绪失控等情况时有发生。甚至,他当时的密友说,奥本海默有时会分不清想象和现实。

  终于,奥本海默被焦虑压垮了。他用实验室的化学药品在一个苹果里“下了毒”,并把它放在了布莱克特的桌子上。所幸布莱克特没有吃那个苹果,但是学校的行政部门还是得知了此事。

  但是鉴于他那时已经不止一次出现幻觉,而且若真是投放了氰化物,给他的处罚不可能那么轻——虽然有他父母大力游说校委,但仅仅是留校察看和精神治疗,对于杀人未遂也太不可思议了——所以更加可能的是,奥本海默在苹果里投放了一些不致命但会让人身体不适的物质。

  影片中,尼尔斯·玻尔到访剑桥,短短几句话启发了奥本海默前往哥廷根、师从波恩,投身理论物理学。

  历史上玻尔虽没狗血地差点吃到毒苹果,但他确实在剑桥开了讲座,并且和奥本海默聊了几句。奥本海默的年轻和天才给这位量子力学领军人物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奥本海默对玻尔产生了深深的崇拜和敬爱,玻尔高大健壮、性格温和、幽默风趣,而且他说话时总是态度谦逊,轻声细语。奥本海默开始称玻尔为“上帝”。

  ■ 1955 年,奥本海默与老朋友尼尔斯·玻尔坐在一起。图源:《奥本海默传》

  但其实在玻尔来之前,奥本海默就已经在从事理论物理学的研究了。引起他对量子力学兴趣的,是两篇论文,一篇来自薛定谔,另一篇来自他日后研究时的“假想敌”——海森堡。

  而奥本海默在剑桥结识的一位年轻理论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也对他有所启发。当时狄拉克正在研究早期量子场论,1933年他将与薛定谔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狄拉克是个天才,沉默寡言、性情古怪(可能比奥本海默更古怪),一开始奥本海默看狄拉克不太顺眼,但后来他却觉得和狄拉克交往是人生乐事。日后在哥廷根,他们是室友,常常一起city walk,还一起进行了毕业旅行。

  对量子物理学天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狄拉克一生的全面、详实而有趣的讲述。

  而去哥廷根大学读博,是马克思·波恩自己邀请的奥本海默,他是哥廷根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觉得奥本海默很有天赋。

  对于奥本海默在哥廷根的研究,影片中用了一个很意识流的表现方式:奥本海默看到空气中的光时而是波形,时而是粒子。这正是奥本海默所从事的量子力学最著名的发现之一:光的波粒二象性。

  如果说剑桥大学是欧洲实验物理学的中心,那么哥廷根大学无疑就是理论物理学的中心。奥本海默的幸运之处在于他赶上了一场理论物理学伟大革命的尾声。

  普朗克、爱因斯坦、玻尔、薛定谔、泡利、海森堡、玻恩、德布罗意、狄拉克……这是量子群星闪耀的黄金时代,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量子力学实现了从萌芽到改变世界。而奥本海默不仅得以与这些人共事,还成功在量子理论领域打响了自己的名声。

  ■ 奥本海默与伊西多·I.拉比、H.M. 莫特- 史密斯及沃尔夫冈·泡利在苏黎世湖上航行图源:《奥本海默传》

  沃尔夫冈·泡利把量子力学称为“男孩物理学”,因为许多重要论文的作者都年纪轻轻。1926年,海森伯和狄拉克只有24岁,泡利26岁,约尔当23岁。

  量子力学诞生始末,爱因斯坦与玻尔关于现实本质的精彩论战,以及,两百多位量子科学家的八卦。

  1927年,奥本海默只有23岁。在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奥本海默发表了十几篇论文。

  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由奥本海默和导师玻恩共同提出的玻恩-奥本海默近似,它至今仍被视为利用量子力学认识分子行为的重大突破,为此后70年高能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哥廷根的短短9个月,奥本海默经历了剧烈的蜕变,他不仅取得了货真价实的学术成就,还获得了个人成长与自我价值感。这些重大成就和随之而来的自信已经战胜一年前还生死攸关的内心困扰。世界正在向他招手。

  影片中,常常出现对奥本海默的一个昵称“Oppie”,它最初来自他的荷兰朋友。

  奥本海默刚到莱顿大学6周,就用荷兰语做了一次演讲,这又是他自学的一门语言,周围的人都对此感到震惊。他的荷兰朋友对他充满激情的演讲印象非常深刻,他们根据他的英文姓氏“Oppenheimer”给他起了“奥比”(Opje)这个昵称,而奥本海默很钟爱这一个亲切的称呼。

  后来奥本海默回美国担任大学教授,他鼓励学生们叫他“奥比”。奥本海默自己也开始在信件上签署“奥比”。渐渐地,他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学生们把“奥比”的荷兰语拼写也改成了英文“Oppie”。这个由他的姓氏缩略而成的昵称将陪伴他一生。

  影片中琼·塔克洛克扔掉了奥本海默送她的花,是因为琼不喜欢奥本海默一味迎合自己,她希望的是真正平等的关系。

  琼·塔克洛克和奥本海默有诸多的相似之处,如果这世上只有一人能理解奥本海默,那一定是琼。

  1936年,他们初次相遇时,琼只有22岁,正在斯坦福大学读医科大一。琼非常美丽,“像一个古代的爱尔兰公主”。但让奥本海默着迷的除了她的美貌,还有她那不轻易示人的忧郁。

  对琼的大学同学来说,她的才华和惊人的美貌令人生畏。琼总是显得比实际年龄更成熟,“因为天性还有阅历,她拥有大部分女孩毕业后才可以做到的思想深度”。或许她也因此能充分地理解和包容奥本海默的诸多古怪之处,她曾告诉一位朋友,“他七岁时就在学术团体演讲了,他从来没有过童年,所以他和我们很不一样。”

  琼的父亲是著名文学教授约翰·S.P. 塔特洛克,她受家庭熏陶,对文学有很深的造诣。而奥本海默也非常热爱诗歌和哲学,他在哈佛时就在文学杂志上发表了诗歌。他很快就被琼的文学品味折服。琼喜欢约翰·邓恩的诗,受她影响,奥本海默也爱上了他的诗。多年后,奥本海默从邓恩的十四行诗中获得了灵感,因为这句“砸烂我的心吧,三位一体的上帝”,他将第一次试验的代号定为“三位一体”。

  琼富有正义感,会对社会上那些不公平和不正义的事情义愤填膺。她很早就加入了美国,琼的激进思想和社会良知也唤醒了奥本海默的社会责任感,她还将自己的美共朋友介绍给他,琼为奥本海默打开了参与政治的大门,社会正义感也成为他一生的底色。

  琼立志成为一名精神分析师,而奥本海默自剑桥的精神危机后就对心理学非常着迷;琼看重个人灵魂的神圣性和判断力,而奥本海默也一向喜欢自由地独立思考……

  据他们一位共同的朋友说,她“与奥本海默非常般配。他们有很多共同之处”。他们有两次差点结婚,但这段持续了3年的恋情终究是结束了。

  分手之后,他们仍然是最亲密的朋友,偶尔也是情人。琼受躁郁症困扰,出于爱和同情,奥本海默成了琼的心理支持系统的关键成员,然后他就神秘地消失了,他没有向琼道别就去了洛斯阿拉莫斯。琼的政治主张会危及到他在曼哈顿计划的工作,他无法维持这段关系。但在琼看来似乎他的野心战胜了爱情。

  所以才有了影片中的那一幕:1944年琼的死才会让奥本海默如此痛心,除了悔恨、愤怒、沮丧和深深的悲伤,他肯定也感到了自责甚至内疚,因为他清楚自己对琼有多重要。无法拯救她,也是他勃勃野心的代价。

  从这个意义上说,琼·塔特洛克可以被看作奥本海默担任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主任期间的第一个受害者。

  影片中姬蒂的坚毅果敢令人印象非常深刻,在奥本海默最脆弱时,她站出来强硬地保护他。

  姬蒂的全名是凯瑟琳·普宁·哈里森,她身材娇小,活力十足、热情洋溢,遇到困难时总能当机立断,然后继续前行。她对社会成规不屑一顾,曾“狂野得要命”。

  姬蒂的父亲是德国一个小公国的王子,她的母亲与欧洲所有的王室都有亲戚关系,她的舅舅是比利时国王——所以她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公主。

  22岁时,姬蒂冲动地嫁给了一个音乐家,几个月后,她看到了丈夫用镜像方式写的日记,她发现他既是瘾君子又是同性恋。姬蒂果断起诉离婚,法院判决她的离婚生效,并以有伤风化为由没收了她的法庭证词。

  23岁,姬蒂爱上了英俊的乔·达莱,他们很快就结婚了。达莱极其帅气,几乎无所不能,他是个富二代,但他有着无产阶级理想,姬蒂追随他加入了美国。但达莱死在了西班牙内战的战场上,姬蒂悲痛万分,年仅27岁的她成了一名寡妇。

  1938年,姬蒂与英国医生理查德·斯图尔特·哈里森结婚了。哈里森比姬蒂年长,姬蒂也并不爱他,但是他能给她目前最迫切想要的东西——安稳的生活。他们的婚姻很快有名无实,没有离婚只是因哈里森“坚持认为离婚可能会毁掉一个前途无量的年轻医生”。

  此时29岁的姬蒂决心发展自己的事业,她对植物学很感兴趣,正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读研究生——这在20世纪30年代非常难得。她的理想是获得博士学位,或许还能成为一名研究植物学的教授。也是在这一年,她遇到了奥本海默。

  姬蒂对奥本海默是一见钟情,几个月后,他们开始约会,哈里森对此知情。1940年,姬蒂怀孕了,于是哈里森和姬蒂离婚,这样奥本海默就可以娶姬蒂为妻。此后哈里森医生和奥本海默夫妇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一些朋友对奥本海默和姬蒂结婚感到既震惊又担心,他们都觉得姬蒂看起来太轻浮,控制欲太强。但奥本海默对姬蒂并非一时兴起,他们也只能接受,一位女士说:“至少姬蒂让他更通人情了。”

  但是这段婚姻带给姬蒂的并不全都是幸福。他们热恋时匆匆奉子成婚,此后不久姬蒂就必须跟随奥本海默来到荒凉的小镇洛斯阿拉莫斯,她的职业理想就此葬送。姬蒂的独立思想和强大人格,在不甘和憋闷下,都变成了伤害她自己和身边人的刺,她用酒精麻痹自己。

  后来奥本海默担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院长,姬蒂又不得不扮演“院长夫人”这一个角色。作为一个自由奔放、异想天开的女人,姬蒂根本没办法融入普林斯顿那刻板严肃、圈子狭小的上流社会生活,她的酗酒越来越严重。

  影片中,奥本海默和学生哈特兰·斯奈德合著的关于黑洞的论文在1939年9月1日发表,这篇论文却没能引起广泛注意,因为德国在这一天入侵了波兰,二战爆发。

  但电影里将行星塌缩叫作“黑洞”实际上并不准确。因为直到1967年,在奥本海默死后才由美国物理学家约翰·阿奇博尔德·惠勒首次提出“黑洞”一词。

  奥本海默和斯奈德的这篇名为“论持续的引力收缩”的论文,从理论上预测了“黑洞”存在的可能性。物理学家和科学史学家杰里米·伯恩斯坦称之为“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论文之一”。当时它就没有引起什么注意,直到几十年后,物理学家们才明白1939 年奥本海默和斯奈德打开了21世纪物理学的大门。

  马特·达蒙饰演的格罗夫斯将军,刚踏进奥本海默的办公室,就靠一个简单的动作在观众心中树立起了粗鲁的印象:他将外套递给身边的尼科尔斯上校,让他拿去干洗。

  把上校军官当跑腿小弟使唤,这正是格罗夫斯的作风。他非常强势,粗暴无礼,但他也颇具胆识,是五角大楼建设的关键人物。

  奥本海默认为制造需要对各种各样的跨学科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在格罗夫斯考察实验室的过程中,奥本海默是他遇到的第一个有这种认识的科学家。因此,他认定奥本海默是最适合担任实验室主管的人。

  但这个提名遭到了几乎所有人的反对:奥本海默没有领导一大群人的经验,更重要的是,他和美共从往过密,他的弟弟、弟媳、妻子、情人、好友、甚至是房东太太,全是美共。

  格罗夫斯于是要求委员会给他一个更好的人选,但是没人能找出比奥本海默更好的人了,奥本海默就这样走马上任。

  奥本海默的好友、物理学家伊西多·拉比非常讨厌格罗夫斯,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认,即使格罗夫斯不是个天才,这个任命也“堪称天才之举”。

  影片中奥本海默和格罗夫斯招募科学家们时,说服费曼用的理由是,玻尔不在我们这一边。但历史上真正打动费曼的,是奥本海默的关心和周全的考虑。

  理查德·费曼当时才24岁,奥本海默看出费曼天资过人,想让他去洛斯阿拉莫斯。然而,费曼的妻子阿琳正在与肺结核作斗争,费曼明确说,没有她在身边,他就不能搬到洛斯阿拉莫斯。

  费曼本以为事情就此打住,但在1943 年年初,他接到了奥本海默从芝加哥打来的长途电话,他亲自在阿尔伯克基为阿琳找到了一家肺结核疗养院。奥本海默向费曼保证,他可以平时在洛斯阿拉莫斯工作,周末去看望阿琳。费曼被感动了,同意了奥本海默的安排。

  作为一位屡教不改的恶作剧高手,理查德·费曼在面对安保规定时有自己的一套。审查人员指责他的妻子阿琳用密码给费曼写信并向他索要密钥,费曼说自己手里也没有密钥,这是他和妻子玩的一个练习破解密码的游戏。

  费曼还在夜间狂开保险箱,把实验室所有秘密档案柜的密码锁都打开了,这也让安保人员很抓狂。

  还有一次,他注意到洛斯阿拉莫斯的围栏上有个破洞,于是他走出大门时向警卫挥手示意,然后从那个洞爬回去,再次走出大门。他反复这么干了好几次,差点儿被捕。

  影片中,当爱德华·泰勒计算得出核裂变可能会点燃地球大气层的结论时,奥本海默去求助了爱因斯坦,爱因斯坦调侃道,这时候想起来上他这儿找确定性了。

  奥本海默并没有去见爱因斯坦,他乘火车到密歇根州,当面向康普顿报告这个情况。与此同时,物理学家汉斯·贝特在进行进一步的计算验证,他的计算结果让奥本海默和泰勒确信点燃大气层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但片中爱因斯坦的这句玩笑也颇“有梗“。奥本海默是量子力学派的,量子力学的基础性理论之一就是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而爱因斯坦对这个理论深恶痛绝,为此他和玻尔进行了旷日持久的论战,过程中也倒逼量子力学派逐渐完备自身。

  电影中的这个片段还有一个更为隐秘的“梗”:在被奥本海默叫走之前,爱因斯坦正与一个人散步,他就是提出了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的著名逻辑学家库尔特·哥德尔。

  哥德尔经常会出现严重的妄想型抑郁发作,发病的时候,他总觉得有人给自己的食物投毒,因此他长期营养不良。他唯一的朋友就是爱因斯坦。爱因斯坦认为哥德尔是自亚里士多德之后最伟大的逻辑学家,爱因斯坦曾对别人说,他去办公室“只是为了有幸与库尔特·哥德尔一起步行回家”。

  奥本海默早就见过爱因斯坦,但他真正和爱因斯坦熟识,要到他担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院长以后了。

  1934年奥本海默第一次参观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时,给弟弟写信说“普林斯顿是一家疯人院”,而“爱因斯坦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疯子”。但1945年他却成了这家“疯人院”的院长。

  奥本海默对爱因斯坦的不满还在于爱因斯坦顽固地拒绝接受量子力学。而爱因斯坦对奥本海默担任普林斯顿院长也同样心怀疑虑,他认为奥本海默没有为物理学做出过根本性建树。但爱因斯坦终究是对这位新院长产生了敬意,他形容奥本海默是一位“能力超群、博学多识之人”。

  尽管在学术上有分歧,他们后来还是相处融洽。奥本海默说:“我们是亲密的同事,也能算得上是朋友。”

  在爱因斯坦生日时,奥本海默还送了他一个奢侈的礼物:一架偷偷安在他家屋顶上的、能收到卡内基音乐厅信号的天线,和一个新收音机,这样爱因斯坦在家也能听到他热爱的古典音乐了。

  爱因斯坦“从未试图在任何场合取悦别人”,因此他不理解奥本海默在遭遇不公正的对待时为何不转身走开。

  听证会的准备阶段,爱因斯坦就建议奥本海默直接辞职,他认为奥本海默“没有必要让自己身陷政治迫害,他为国家做了突出的贡献,如果这就是她(美国)给予的回报,那他就应该转身离她而去”。但奥本海默拒绝了这个提议。

  完整收录爱因斯坦关于人生观世界观的文章。是爱因斯坦的自传,也是独特的科学史。

  后来亚伯拉罕·派斯去找爱因斯坦,希望他声援奥本海默,爱因斯坦说:“奥本海默的问题就在于,他爱上了一个不爱他的女人——美国政府……问题其实很简单,奥本海默只需去华盛顿告诉官员们,他们都是傻瓜,然后就可以回家了。”

  爱因斯坦起草了一份支持奥本海默的简短声明:“我钦佩他,不仅因为他是一名科学家,还因为他一个伟大的人。”爱因斯坦还通过电话向美国合众社的一名记者宣读了这份声明。

  听证会结束后,奥本海默的院长一职也很可能保不住,因为斯特劳斯是普林斯顿校董。但普林斯顿的教职员工起草了一份公开信,以爱因斯坦为首的所有终身教授都在这封信上签了名,斯特劳斯被迫收手。

  影片中,第一颗试爆前,内爆测试哑火了,所有人都非常紧张担忧。内爆的负责人基斯迪用一个月工资和奥本海默打赌内爆一定能成功,奥本海默答应赌10美元。万幸的是,奥本海默输掉了这10美元。

  内爆法是钚弹唯一的希望,但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进展缓慢,于是奥本海默说服了哈佛大学的炸药专家、人称“基斯迪”的乔治·基斯佳科夫斯基加入洛斯阿拉莫斯。基斯佳科夫斯基和他的团队设法制造了炸弹透镜,完善了内爆式设计。到1945年5月,奥本海默已经对能够成功制造钚弹信心十足。

  1945年7月14日,预定测试日期前两天,最后关头的内爆炸药(没有装钚芯)测试刚刚表明,这枚炸弹非常有可能会是一枚哑弹。每个人都开始盘问基斯佳科夫斯基。“奥本海默非常激动,”基斯佳科夫斯基回忆说,“我提出用一个月的工资跟他打赌,赌我们的内爆炸药能成功,他赌了10美元。”

  ■ 在测试前几个小时,戴着平顶矮帽的奥本海默在三一试验场的塔架上俯身查看“小装置”图源:《奥本海默传》

  三一测试成功了,基斯佳科夫斯基兴高采烈地向奥本海默要自己赌赢的10美元。奥本海默掏出他空空如也的钱包,告诉基斯佳科夫斯基他得再等等。

  回到洛斯阿拉莫斯以后,奥本海默特地举行了一个仪式,交给基斯佳科夫斯基一张亲笔签名的10美元钞票。

  三一实验时,影院的观众都先看到了爆炸的画面,许久后才听到爆炸的轰鸣,这与观看实验的科学家们是同样的体验,在爆炸整整一分半钟后,他们才听到轰鸣。

  奥本海默脸朝下趴在控制中心的掩体外面,就在爆炸中心南一万码处。倒计时两分钟时,他喃喃地说:“主啊,这些事线年奥本海默回忆道,当他看到不可思议的蘑菇云从爆炸中心冲上天空时,他想起了《薄伽梵歌》中的句子。他说:“我们意识到世界已今非昔比。当时,有人笑,有人哭,大多数人则沉默不语。而我记起了印度教经文《薄伽梵歌》中的一句话......‘现在我成了死神,诸界的毁灭者。’我想我们在不同程度上都这样认为。”

  三一实验后,拉比从远处看到了奥本海默。他走路的姿势就像一个命运尽在掌握的男人,这一幕让拉比直起鸡皮疙瘩:“我永远都不可能忘记他走路的姿势,我会永远记得他从车里走出来的样子……那样的昂首阔步。他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1945年10月25日,奥本海默被带进了总统办公室。他希望能用自己的影响力说服杜鲁门控制核弹。

  奥本海默是一个能言善辩的人,但他不是一个心态强大的人,杜鲁门的愚蠢让他绝望,他开始口不择言。他轻声说道:“总统先生,我觉得我的双手沾满了鲜血。”

  这句话激怒了杜鲁门,他后来告诉戴维·利连索尔:“我告诉他,鲜血是在我手上,让我来操心吧。”

  但是跟着时间的推移,杜鲁门对这件事不断添油加醋。另一个说法是,他当时说:“别担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此外,还有一种说法是,他从胸前口袋里掏出手帕递给奥本海默,说:“好吧,给你,你不想擦擦手吗?”

  事后,有人听到总统喃喃自语道:“他手上沾满了鲜血?该死的,他手上的鲜血还没有我的一半多。这种事你用不着到处抱怨吧。”

  他后来对迪安·艾奇逊说:“我再也不想在这个办公室里看到那个的了。”他在信中还说奥本海默是一个“哭哭啼啼的科学家”。

  刘易斯·斯特劳斯拥有巨额财富——没错,继钢铁侠,小罗伯特·唐尼又演了一个百万富翁!

  刘易斯·斯特劳斯白手起家,高中毕业后,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到各地推销鞋子。1917年,年仅21 岁的斯特劳斯就得到了一份给赫伯特·胡佛当助理的工作。斯特劳斯苦心经营,一步步迈入华尔街,踏上政途。

  斯特劳斯自以为是到了极点,他会记住别人对他的每一次轻视怠慢,还会一丝不苟地将它们毫无遗漏地记录下来,将其命名为“档案备忘录”。他“迫切地想要表现得高人一等”。他野心勃勃得近乎病态,不达目的不罢休,而且极易被触怒。他还有着庞大财富,他用钱财铺平道路,也用钱财让别人对他言听计从。

  斯特劳斯与奥本海默的不和由来已久,电影局限于篇幅,主要刻画了奥本海默在同位素出口听证会上羞辱斯特劳斯的一幕。

  他们的矛盾,在于身为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董事会主席的斯特劳斯,想要插手研究院的管理工作,这令研究院院长奥本海默无法容忍——这两个人不仅都热衷权力,还想一决高下。

  尼科尔斯和斯特劳斯告知奥本海默他被指控了后,斯特劳斯假意惺惺送奥本海默出门,还让自己的司机送他,其实是为了让司机监视他;

  他指示胡佛在奥本海默家里、办公室、奥本海默律师的办公室都装了,全程监听他和律师的每一次讨论,提前准备好应对;

  他刻意挑选极大可能会反对奥本海默的保守人士担任听证委员会的成员,并且在听证会开始前一周就给他们开会,从而引导他们对奥本海默产生偏见;

  控方律师罗杰·罗布也在其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他使用了很多不当手段,诱使证人做出不利的证词。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听证委员会中唯一支持奥本海默的成员埃文斯博士,因为意见书写得十分糟糕,由罗杰·罗布为他代写了意见书。而这篇意见书有力反驳了委员会做出的有罪裁决,还留下了这句意义非凡的话:

  “我们未能给予奥本海默博士安全许可将是我们的祖国名誉上的污点。为他作证的很多人都是我国科学界的中坚力量,他们都支持他。”

  听证会上,除了姬蒂,布什博士、拉比等人也出庭为奥本海默做证,但除了影片中展现的这些,还有一位证人也为奥本海默在辩护上赢下一局。他就是计算机之父约翰·冯·诺依曼。

  大多数为奥本海默辩护的证人都是他亲密的朋友和事业上的盟友。冯·诺依曼则与众不同,虽然他与奥本海默从始至终保持着友好的私人关系,但他俩在政治上有严重的分歧。因此,冯·诺依曼是一个特别有说服力的辩方证人。

  冯·诺依曼是氢弹计划的狂热支持者,他证言,尽管他和奥本海默都试图说服彼此接受对方的观点,但奥本海默从未干涉过他在“超级炸弹”项目中的工作。

  当被问及“希瓦利埃事件”时,冯·诺依曼开玩笑地说:“这事对我的影响就像突然听说有人在青春期干了一些了不得的恶作剧一样。”

  冯·诺依曼回答说:“先生,我不知道如何回答这样的一个问题。当然,我不想撒谎。但是,你现在让我先假设别人犯了错,再问我会不会也如法炮制。难道这不跟问‘你从何时开始不打老婆’一样吗?”

  “你从何时开始不打老婆?”(When did you stop beating your wife?)这样的一个问题是一个典型的含有既定观点的问题,只要回答就等于承认了提问者的预设。冯·诺依曼轻松拆穿了罗布的把戏。

  听证会后,奥本海默被剥夺了安全许可,不再被允许接触核机密。但斯特劳斯仍不满足,他要的是奥本海默身败名裂。

  于是斯特劳斯不顾保密承诺,将听证会约75万字的记录打印出版,好发动一场让奥本海默难堪的舆论战。

  那些极端保守的媒体确实对奥本海默口诛笔伐,然而,从长远看,斯特劳斯的做法是在引火烧身,这些记录不仅揭露了听证会本质上是一场审判,还暴露了司法腐败。

  在接下来的4 年里,这份记录将彻底毁掉刘易斯·斯特劳斯的名声并断送了他的政治生涯。

  更出乎斯特劳斯意料的是,围绕审判及判决的舆论宣传提高了奥本海默在美国和海外的知名度。过去,人们只知道他是“之父”,而现在他身上有了更大的光环——一位像伽利略一样殉道的科学家。

  282 名洛斯阿拉莫斯的科学家为捍卫奥本海默联名致信斯特劳斯。在全国各地,1100 多名科学家和众多学术机构签署了另一份请愿书,抗议这一裁决。

  1959 年,当艾森豪威尔总统提名斯特劳斯为自己任期内的商务部长时,奥本海默的听证会成了影响斯特劳斯的重要的因素,最终他以46 票对49 票的微弱劣势败北。其中,参议员约翰·肯尼迪就是受到了麦乔治·邦迪、小阿瑟·施莱辛格等奥本海默的支持者的游说,转投了反对票。

  而奥本海默本人从不认为这个听证会是场悲剧,他觉得这是一出该死的闹剧。他“从开始就料到了事情的结局”。尽管心灰意冷,但他慢慢的开始把这次磨难看作历史事件了。他在7 月初告诉弗兰克,他已经花2 000 美元购买了多份听证会记录,“以便历史学家和学者们进行研究”。

  1954年夏天晚些时候,泰勒访问了洛斯阿拉莫斯,他在餐厅里看到了老朋友罗伯特·克里斯蒂。泰勒走过去伸出手和他打招呼,而克里斯蒂不仅拒绝和他握手,还突然转过身去。这时一脸怒气的拉比就站在旁边,他说:“泰勒,我也不想跟你握手。”泰勒惊呆了,然后他回到酒店房间收拾了行李。

  影片结束在1963年,奥本海默获得费米奖。但奥本海默的安全许可终身未得到恢复。

  直到1966年退休,奥本海默一直在主持着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工作,他将该研究院建设变成全球上最重要的理论物理学中心之一,而且还远不止这些,不论老少,不分学科,众多杰出的学者都把这里当作他们的避风港。

  1967年2月18日,62岁的奥本海默在睡梦中溘然长逝,骨灰投入在美属维尔京群岛的圣约翰岛鹰巢湾的海中。

  直到2022年12月16日,拜登政府才推翻了 1954 年撤销奥本海默安全许可的决定,正式为奥本海默。

  这是一部深入内心的传记,无论在研究资料还是撰写过程中,作者都秉持一个观点,那些终生难忘的人生经历会影响一个人的言行和决策,在奥本海默身上甚至有可能还影响到了他的科学研究事业。

  奥本海默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才华横溢又充满矛盾,有时聪明绝顶,有时幼稚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