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找的

走“非遗+”路子的黔地“五宝”
走“非遗+”路子的黔地“五宝”

新闻中心

- -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保与质量
走“非遗+”路子的黔地“五宝”
2023-10-03 22:33:54环保与质量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共同组织并且开展的“非遗工坊典型案例”推荐工作,在各地推荐申报的基础上,经评审和公示,确定了66个2022年“非遗工坊典型案例”,贵州5家工坊榜上有名。

  与茅台酒、玉屏箫笛并称“贵州三宝”的贵州漆器驰名中外,而贵州漆器又数大方彝族漆器最好。

  大方彝族漆器历史悠远长久,早在东汉年间,彝族同胞就常以大方优质生漆涂髹皮胄、马鞍、箭筒等物品。髹饰技艺流程特别繁杂,有制漆、胎胚、灰地、漆地、装饰五大工艺,50多道工序、82道生产环节,每道工序的细腻程度和要求极高。

  彝族漆器髹饰技艺贵州省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高光友的大方县高光彝风漆器工艺非遗工坊就是典型代表,这是贵州省第一批省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工坊从创立之初开始,从始至终坚持开展传承和保护工作,还曾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示范基地”等多项荣誉。

  “我们以‘传承大方彝族漆器髹饰技艺,发展大方彝族漆器文化产业’为宗旨。”高光友表示,工坊除了生产外,还从始至终坚持开展彝族漆器髹饰技艺传承人培训工作,吸纳群众广泛参与传统技艺学习,为大方彝族漆器髹饰技艺传承和发展提供人员保障。

  “在培养专业方面技术人才的同时,我们还积极对外推广,多次派出优秀传承人参加全国各地举办的文化产业博览会、旅游商品展销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销会等重要活动及赛事。”高光友介绍,如脱胎漆器《古彝夜舞》、木胎漆器“青针刻纹盘”、磨漆画《索玛花开》《彝王·阿鲁》《牧归》等作品纷纷获奖或被艺术馆收藏。

  荣誉加身的同时,工坊积极投身产品的创新和研发设计,还和省内高校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拓展产品开发的理念、模式,扩大传承技艺覆盖面,结合大方民间绘画和市场需求研发各类商品,为推动“彝风”品牌文创产品和旅游商品的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大方县高光彝风漆器工艺非遗工坊已是当地最大的生产工坊,成为大方文化商品和旅游服务产品的支柱企业。

  在丹寨县宁航蜡染非遗工坊内,画娘们以蜡为墨,以刀为笔,以布为纸,把脑子里最美的画面呈现出来。在这里,蜡染保持着原生态的形式,材料就是简单的蜂蜡和蓝靛草。

  “一群人、一辈子、一件事”,这是宁航蜡染非遗工坊的企业精神,靠着一辈子做这一件事,一群苗族妇女将这些艺术品成功地推广出去。

  13年前,宁航蜡染的创办人宁曼丽女士曾“三顾蜡染村”,用真情打动身怀蜡染技艺却深度贫困的70多位苗族妇女走出大山共同创业。在非遗工坊设立后,这70多位手艺人成为“镇坊之宝”,不仅为工坊的运营提供技艺支持,还开展传习与培训,带动丹寨县及周边县份的苗族妇女通过蜡染技艺创业、就业,脱贫致富。

  从床上用品、台布、窗帘、装饰挂件、围巾,到裙子、旗袍、手帕、布包等蜡染系列新产品,宁航蜡染守正创新,不断开发民族文化与时尚理念相结合的新产品,让苗族蜡染技艺走出大山。

  2020年2月,由宁航蜡染团队设计制作的36套蜡染服饰首次以中国非遗专场形式亮相伦敦国际时装周;50位画娘耗时45天完成百米蜡染长卷《千鸟图》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目前,工坊每年开发40余款民族文化与时尚理念相结合的新产品。

  在宁航蜡染工坊的带动下,目前丹寨县颇具规模的蜡染工坊企业已发展到20余家,蜡染产值达2000万元以上,带动蜡染“画娘”共700余人增收,成为丹寨县最有影响和带动成效的特色非遗产业。

  “苗绣”是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绣法和构图是其主要特色,一般都会采用多种传统手工技法,在图案纹样方面取材于苗族的历史、神话,如:《蝴蝶妈妈》《兄妹合磨》《务么席》等,也有部分图案来自苗族人对大自然的观察,其成品写意、独特。

  依托非遗项目苗绣,舞水云台苗绣非遗工坊于2019年被认定为省级非遗扶贫工坊,还入选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培基地,是集刺绣生产、销售、研发、培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旅游观光策划等为一体的民族品牌。工坊带头人龙禄颖,先后荣获苗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贵州省巾帼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据了解,该工坊设立3年多以来,通过“公司+工坊基地+锦绣培训+农户”的形式促进当地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帮助当地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舞水云台苗绣非遗工坊在积极培训绣娘的同时,还与知名设计师联动,吸引从意大利、巴黎、美国等地归国的设计师组成团队,与绣娘们一起研究与创作。在传承非遗手工技艺的同时,将民间传统文化与时尚元素相结合,产品从绣片拓展到更多领域,包括服饰、装饰画、居家用品等等。传统苗绣技艺在市场化的探索中,焕发出时尚光彩,被更多人接受和喜爱。

  如今,舞水云台团队已在大山行走了九万多公里,设计师到村寨中一户户寻找绣娘,在一个个村子里打造非遗工坊,通过在大山里走访,去挖掘更多苗绣文化,从而打造非遗文创产品,秉承着使用即传承的理念,让城市读懂大山,让非遗回归现代生活。

  侗族服饰同样千姿百态,不论便装、盛装,都要用绣品装饰,因此侗族社会有“学不好刺绣,缝不好侗衣”之说。侗族人民把历史、传说、崇拜等本族文化织进纷繁的织物里,定格在绣品中。

  “我们在注重保护侗族服饰的传统的同时,在设计理念上进行了创新,这样的发展思路让工坊更深入地融入市场。”工坊负责的人介绍到,该工坊还赢得三项外观专利:侗族服饰套装“相依相恋”“欢乐侗情”“鱼螺共田”,这些作品充满时尚与经典创意组合,民间传统文化元素与时尚符号交集荟萃,追求服装独特的民族风格,注重整体颜色搭配,个性而不张扬,为传统侗族服饰增添一份独有的特色和风采。

  “产品创新设计一直是工坊的工作重心,我们抓住这一要点,打造出了侗青婷系列新产品,并将侗族服饰手工刺绣坊体验店设在黎平县历史背景和文化最为浓厚的黎平县古翘街景区,生意还不错。”工坊负责人说。

  石桥皮纸制作技艺属唐代造纸工艺,它是石桥苗族先民借鉴汉时楚地的造纸技术,利用当地的构树树皮为原料制作的,通过水沤、浆灰、煮料、河沤、地灰蒸、漂洗等十多道工序,从而生产出皮纸。

  石桥皮纸制作技艺在石桥村延续了千年,得益于一代又一代手艺人的薪火相传,村里几乎人人会造纸。依托这项非遗技艺,丹寨县黔山古法造纸非遗工坊于2019年设立。

  2020年,黔山古法造纸非遗工坊开办石桥纸艺教学中心,组织本地区村民学习古法造纸工艺流程之余,还成为展示非遗技艺的窗口,让国内外学生与游客了解古纸工艺与纸张衍生的艺术品。

  据悉,合作社每年定期对本村村民开展三期古法手工纸培训,提高造纸师傅的操作技能,让更多青年人掌握古纸生产技术,积极加入合作社或创办造纸厂。

  近年来,合作社非遗工坊开发出古籍修复用纸、皮纸书画纸、花草纸、艺术纸等各种手工纸产品,在传承造纸术的同时,合作社通过收购原料,调动当地村民采剥构皮的积极性,促进产业体系调整,带动了一村的产业发展。

  据统计,2005年至2022年到石桥村旅游观光考察古法造纸的旅客达80万人次以上,古法造纸让当地有了极其珍贵的旅游资源,200多名群众投身到乡村旅游开发中,开办农家乐、旅游商品店等服务产业。“非遗+旅游”使石桥古法造纸成为了当地名扬四方的非遗品牌。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