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找的

“国潮”扎染走进年轻人的生活
“国潮”扎染走进年轻人的生活

新闻中心

- -

“国潮”扎染走进年轻人的生活
2024-03-24 10:27:53亚盈体育app官网下载

  扎染,是中国传统技艺传承的智慧结晶。千百年来,扎染技艺不断衍变,不仅传承着民情风俗与审美情趣,还在助推地方经济复苏、发展文化品牌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江苏南通,扎染技艺曾经是当地的创汇项目,带动了经济发展。但随着出口订单缩减,步入低谷的南通扎染品牌在险境重生,求新求变,不仅积极推动“国潮”发展,还大力开展各项活动,为非遗技艺保护、年轻人才的接力传承注入能量,促进非遗扎染技艺转化为文化软实力,激发和调动纺织传统工艺走进当代生活。

  扎染是汉族民间传统的织物染色技艺,古称扎缬、绞缬等,即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扎染有100多种组合变化技艺,能使被染色的织物晕色丰富、变化自然、趣味无穷,即使扎结出成千上万朵花,染色后没有一朵是相同的,这种独特的艺术效果,是机械印染工艺难以达到的。

  在我国,扎染已有数千年历史,南北朝时期,扎染被大范围的应用于汉族妇女的衣着;在唐代,绞缬的纺织品甚为流行、更为普遍;1974年,江苏南通市工艺美术研究所结合外商拿来的扎染样品,研制成功扎染服装生产技艺,开始接受外方订货,为南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11年,南通市海安县申报的南通扎染技艺被列入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扎染显示出浓郁的民间艺术风格,独特的纹样折射出中国人的民情风俗与审美情趣,而以南通扎染技艺为代表的近现代扎染却是助推地方经济复苏的重要支柱。

  作为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南通市有关企业与日本建立了扎染产品贸易往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贾京生介绍,随着订单的增多,对南通地区的加工厂有了新的要求。1977年,南通市建扎染厂;1979年,海安县建扎染厂。1979年12月7日,关于评选扎染加工地点的会议召开,南通和吴江、海安成为扎染服装加工地。据《海安县志》记载,1987年,海安县有扎染企业3个、职工527人、外发加工人员17480人、产值4220.81万元,为江苏的经济复苏作出了巨大贡献。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外贸需求的减弱,海安扎染陷入困境,进入转型期。“1993年,我作为县委组织部办公室主任临危受命接手海安扎染厂后,一边进行市场化改造,一边挖掘、整理和服制作技艺,探索传统工艺与现代服饰的融合之路。经过不断改革、嬗变,扎染企业陆续兴起,2006年,海安扎染厂更名为江苏华艺集团。”华艺集团董事长邰卫国介绍。

  “近年来,我们不断汲取传统染、织、绣等传统技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科学管理,进行传统技艺市场化的实践,并将产品视觉差别化创意与时尚跨界创新成果大范围的应用于针织、梭织、皱褶、毛衫、家纺等,形成了非遗创新与研发设计、数码技术、生产智造、整合营销、渠道建设融合发展的市场运作体系。”邰卫国说,有着40余年历史的华艺集团深知非遗传承既要在保护技艺方面狠下苦功,还要在“活态”融入当代生活的创新方面力求突破。华艺集团在发掘南通扎染技艺融入扎染创新与时尚应用的同时,通过整合南通地区钩针、编织、手绣、钉珠、蓝染等特色资源,打造了“艺术染整”集成创新平台,为优秀服装品牌提供非遗时尚化研发设计智库,为本土原创品牌注入优良历史传统文化元素。

  在此基础上,华艺集团2010年建立“弄影”女装品牌。“‘弄影’以南通扎染非遗为特色,将东方艺术人文精神与适合现代审美的时尚元素巧妙结合,满足年轻人热衷于‘国潮’的需求。” 邰卫国说,基于对华艺扎染技艺的创新,弄影以“水”“雾”“影”“画”“质”为视觉关键词,对面料进行艺术再造,倡导东方美学和诗意生活。

  邰卫国注意到,华艺集团大部分扎染手艺人的年龄已超越50岁,非遗技艺传承的人才问题或许是开展下一阶段工作的关键。为保护和传承好扎染这项技艺,近日,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与江苏海安市政府的指导下,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非遗办公室、江苏华艺集团主办的“华艺杯”全国纺织非遗扎染职业技能邀请赛启动。“华艺杯”全国纺织非遗扎染职业技能邀请赛以“扎染与当代生活”为主题,旨在通过技能竞赛促进人才培养的作用、创新扎染技艺传播的方式,推动传统技艺走进当代生活。“举办‘华艺杯’全国纺织非遗扎染职业技能邀请赛,就为了发掘更多扎染技艺人才。”江苏华艺集团企业管理中心总经理葛坤锋介绍,本次邀请赛中,对报名参赛者有“从事手工印染相关工作3年以上”的要求,就为了挖掘真正热爱扎染技艺、有志于在这样的领域发展的人才。

  “非遗技艺是中华民族祖祖辈辈的生产生活方式体现,体现了这个古老民族的智慧与审美变化。包括织、染、印、绣在内的纺织类非遗是当代应用最为广泛的技艺之一,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服装、家纺等纺织用品。”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研究员孙淮滨说,作为行业协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多年来致力于推动纺织类非遗的整体发展和创新工作,每年主办一次的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是国内目前非遗大类中唯一由国家级行业组织举办的品牌大会,为纺织类非遗的传承、发展搭建了交流平台。在孙淮滨看来,举办纺织类非遗赛事既是积极做出响应《关于逐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关于“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充分的发挥行业组织作用,鼓励企业和事业单位合法合理规划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形成有利于保护传承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号召的具体举措,也是拓宽非遗技艺传播传承路径、激发非遗创新积极性、扩大扎染技艺传播范围的有益探索。

  中国纺织联合会非遗办副主任陆茵介绍,“华艺杯”全国纺织非遗扎染职业技能邀请赛发挥“协会+高校+企业”的联动作用,以更全面、更专业、更垂直的方式挖掘扎染技艺的新生力量。“以扎染为切口,探索非遗技艺职业技能赛事对推动非遗项目传承传播、创新发展的作用,为一些非遗项目面临的后继无人的难题打开新的思路。”她说。刘海红

  3月17日,原创独立设计师品牌SHANG1 BY SHANGYI 2024秋冬系列时装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4年2月28日,新疆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境内的博斯腾湖出现推冰景观。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马街镇钻天坡,盛开的油菜花梯田在初升太阳映照下,勾勒出一幅田园春景图

  2024年1月12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庐陵文化生态园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市民徜徉其间,尽享生态之乐。

  2023年12月26日,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黄草岭村附近,游客在冬樱花与梯田边游览。

  2023年12月12日,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第十九届冰雪文化旅游节采冰仪式在高家湖二渠水库进行。仪式主要展示了头冰的开采上岸过程。开幕式上还举行迎风旗、祈福词、喝出征酒等仪式。

  2023年12月13日,河北省正定古城迎来降雪,古城内外银装素裹,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美如画卷。

  2023年11月28日,贵州省六盘水市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层林尽染,景色迷人。

  三角梅原产于巴西,现主要分布在中国、秘鲁、阿根廷、日本、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以海南三角梅最为出名。

  2023年11月23日清晨,朝霞初现,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沿江公路G348国道的绝壁岩体上,工人们正在铺设防护网,以防止岩崩和落石。

  2023年11月23日,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站工作人员正在清理站台积雪。

  2023年11月21日,甘肃敦煌,首趟敦煌号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装载1000吨石棉驶出,经天津港通过铁海联运发往泰国曼谷。

  2023年11月21日,江苏省如皋市龙游河生态公园,色彩斑斓的树木与一河碧水相应成趣。

  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历市镇,一座座风力发电机矗立在延绵群山上,与蓝天白云、绿树青山相辉映,极目远望、蔚为壮观。

  2023年11月13日,国内首座港口商品车智能立体车库在山东港口烟台港建成并投入试运行。该车库占地13000平方米,可容纳商品车3000余辆,较平面堆存能力提升3倍以上,可完成智能理货、智能调度、智能转运。

  日前,姚庄镇沉香村生态农场近千亩橘子园已硕果累累。近年来,当地依托自然优势,以柑橘产业、乡村景观资源、亲子旅游市场为基础,与横向的艺术产业、旅游产业相融合,在农民增收、乡风涵养等方面均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共富新路径。

  2023年11月7日,江西省高安市一家机械有限公司员工在生产车间赶制工业接头等产品。该公司2022年被工信部列为第三批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其研发的新型无滴漏干式软管接头组件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3年11月7日,在云南昆明滇池(海洪湿地)湖畔,大批红嘴鸥已抵达昆明,给春城昆明增添了一道靓丽美景。